从董卓在历史上的一系列表现来看,他很有政治眼光和政治见识,不是头脑简单的一介武夫。

    董卓主动迎接汉少帝,董卓之所以能够主宰朝政,是因为他在大将军何进被杀、袁绍兄弟屠杀宦官的政局混乱之际,接到了逃出宫外的汉少帝,从而掌握了朝廷的控制权。

    当初,何进为了迫使何太后同意其除灭宦官,召来了好几支地方部队,并非只有董卓一支。《后汉书?何进传》载:“何进遂西召前将军董卓屯关中上林苑,又使府掾泰山王匡东发其郡强弩,并召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,使武猛都尉丁原烧孟津,火照城中,皆以诛宦官为言。”

    可见,除了董卓以外,何进还召来了王匡、桥瑁、丁原等几支部队,均驻扎在洛阳周边。在外戚集团垮台、皇帝被宦官劫走的情况下,谁的部队能够从宦官手里夺回皇帝,谁就能取得左右政局发展的主动权。

    第一个接到少帝的人,偏偏是董卓。为什么?按照《后汉书》的说法,“董卓远见火起,引兵急进,未明到城西,闻少帝在北芒,因往奉迎。”

    可是,在洛阳周围的部队那么多,为什么丁原、桥瑁、王匡等人都没有看到“火起”,只有董卓的部队看到了呢?董卓“闻少帝在北芒”,他又是听谁说出这么准确的消息的呢?

    要知道,董卓在何进被杀之前是驻军于洛阳城西的上林苑,而汉少帝一行出洛阳城后是朝着东北方向去往小平津,董卓在大半夜从城西跑到城东北,自然是掌握了相当准确的情报,否则怎会平白无故率兵绕城半圈?

    原因就在于,第一,董卓在宫廷内部有线人为他提供情报,这个线人很可能就是他那个在宫中担任奉车都尉的弟弟董旻。第二,董卓的政治敏感性很强,政治站位很高,他收到董旻传来的宫廷发生政变的情报,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,他一边指示董旻继续关注事态发展,一边动员军队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。

    因此,在接到汉少帝出城前往小平津的情报后,董卓能够带领兵马从城西追到城东北,这种高效的决断力和执行力是非常惊人的。

    董卓敏锐的政治意识,一方面是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历练出来的,另一方面也是他在自幼的读书学习中培养起来的。

    董卓能够在何进召集的各路兵马中抢到先机,脱颖而出,这就是董卓的本事,不服不行。同样统领兵马在洛阳附近的丁原、王匡、桥瑁等人就没有这样的本事。

    董卓改变了东汉王朝沿袭秦和西汉的传统,实行以三公太尉、司徒、司空为宰相的制度。但到了东汉中后期,外戚擅权专政,权力落入了专由外戚担任的大将军手里,三公被架空,只是空有崇高的地位和待遇,没有实权。

    何进在担任大将军的时候,有事都是找袁绍、曹操、陈琳、何颙等亲信商量,当时的三公——太尉刘虞、司徒丁宫、司空刘弘,基本上没有什么存在感。

    董卓奉大将军何进之命进京,在何进身亡,董卓掌握实权后,董卓本来完全可以自己继任大将军,继续实行外戚专政。董卓曾经认汉灵帝亲生母亲董太后为姑,说起来也可以算是外戚,具有担任大将军的资格。

    但董卓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废除了大将军这一职务,由黄琬任太尉、杨彪任司徒、董卓本人任司空,恢复了三公执政的制度。因为董卓和当时读过书的士大夫们一样,内心认同外戚专政是弊政,只有恢复三公共同执政的制度,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路。

    据《三国志·刘表传》,刘表原来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中任府掾,董卓执政后调任北军中候,也从侧面反映了董卓实行改革,大将军一职被废除,作为大将军执政机构的大将军府也被解散、人员被分流的事实。

    董卓的一切举动,表明他和当时的士大夫一样具有共同的政治主张,是有政治眼光的表现。这说明董卓读书的范围不仅包括军事书、历史书,还包括政治书。董卓的那些不读书、没文化的手下,如李傕、郭汜等人,就不可能有董卓这样的政治眼光,他们不会采取任何改革弊政、稳定局面的措施,只会把事情搞乱。

    董卓起用了一批人才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载,董卓执政掌权后,“忍性矫情,擢用群士。乃任吏部尚书汉阳周毖、侍中汝南伍琼、尚书郑公业、长史何颙等,以处士荀爽为司空,其染党锢者陈纪、韩融之徒,皆为列卿。幽滞之士,多所显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