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抄自百度百科。

    天地虽大,其化均也(1);万物虽多,其治(2)一也;人卒(3)虽众,其主君也。君原于德而成于天(4),故曰:玄古之君天下,天为也,天德而已矣。

    以道观言(5)而天下之君正,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(6),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,以道泛观(7)而万物之应备。故通于天地者,德也;行于万物者,道也;上治人者,事也(8);能有所艺者,技也,技兼于事,事兼于义,义兼于德,德兼于道,道兼于天,故曰:古人畜天下者,无欲而天下足,无为而万物化,渊静而百姓定。记曰:“通于一而万事毕,无心得而鬼神服。”

    所属分类:天地

    【注释】

    (1)其化均也:它的变化是均衡的。

    (2)治:指条理。

    (3)人卒:指百姓。

    (4)原于德而成于天:原,本原。德,自德。天:自然。

    (5)以道观言:言,称谓。从道的观点来看称谓。

    (6)而君臣之义明;义,道义。明,分明。

    (7)汎观:汎,‘泛’的异体字,遍观。

    (8)事也:各司其事。

    【译文】

    天地虽然大,但它们的运动变化却是均匀平衡的。万物虽然众多,它们的条理却是一致的。百姓虽然多,但他们的主宰是君王。国君要顺应事物的本源而成事于自然。所以说,远古的君主统治天下,一切自然无为,任其变化罢了。

    从道的观点来看待称谓,天下的名称都合理;用道的观点来看待职分,君臣各自的道义就分明;用道的观点来看待才能,天下的官员都会尽职;用道的观点来遍观事物,则万物自得又自足,所以通达于天的是道;顺应于地的是德;周行于万物的是义;在职位上百姓的是各司其职;才能可以充分发挥的是技巧。技艺合于事体,事体合于义理,义理合于德,德合于道,道合于自然。所以说,古代养育天下的人,没有什么奢求却能使天下富足,无所作为而任万物自然变化,深沉虚静而使百姓安定。《记》中记载;“通晓大道则万事可成,无心获取则鬼神折服。”

    夫子曰:“夫道,覆载万物者也,洋洋(2)乎大哉,君子不可以不刳心(3)焉。无为为之(4)之谓天,无为言之之谓德,爱人利物之谓仁,不同同之(5)之谓大,行不崖异(6)之谓宽,有万不同(7)之谓富。故执德之谓纪,德成之谓立,循于道之谓备,不以物挫志之谓完(8)。君子明于此十者,则韬(9)乎其事心之大也,沛(10)乎其为万物逝也。若然者,藏金于山,藏珠于渊;不利货财,不近贵富;不乐寿,不哀夭;不荣通,不丑穷(11)。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(12),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。显则明。万物一府,死生同状。”

    夫子曰:“夫道,渊乎其民也,漻乎其清也,金石不得无以鸣。故金石有声,不考(14)不鸣。万物孰能定之(15)!”。